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,“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”“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,优化孤寡老人服务”“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”。
徐州作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,较早进入老龄化阶段,并呈现出基数大、增长快、高龄比例大、空巢化严重等特点。
近年来,市委市政府紧扣养老问题,聚焦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,把养老服务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、群众高品质生活、社会高效能治理的重要结合点,在老有所养、老有所医、老有所为、老有所学、老有所乐上不断取得新进展,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打下了坚实基础。本周起,本报将聚焦徐州着力构建多层次全要素的基本养老服务保障体系,推动养老服务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。
养老服务关乎老年人及其家庭福祉,是民生保障体系最重要的内容之一。今年以来,徐州各地把养老服务作为民心工程和民生工程,不断提升基础设施和养老服务水平,推动居家、社区、机构养老相结合,让老年人得到生活照顾和经济物质保证,全面提升“夕阳红”幸福指数。
贾汪区
“四星”养老服务托起幸福“银龄”生活
“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儿,怎么爱你都不嫌多,红红的小脸儿温暖我的心窝,点亮我生命的火,火火火火火……”6月6日上午9点多,在位于全国文明村小吴村的贾汪区大吴街道养老服务中心,十多位老年人跟随音乐《小苹果》的节奏活动身子骨,一边挥舞着手臂,一边有说有笑。“在这里,我们都很开心!”老人高美玲开心地说。
“我们养老服务中心护理人员每天早上8点给老人监测身体各项指标,9点大家在一起做早操、唱红歌……”大吴街道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董广学介绍道。
地址: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渔业社区渔业旧村广福大厦1305
电话:0755-23721542 、18129954808 黎经理
邮箱:carver@willing.cn